第179章 贾家户口问题_四合院:重生飞扬年代,大医精诚
笔趣阁 > 四合院:重生飞扬年代,大医精诚 > 第179章 贾家户口问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79章 贾家户口问题

  第179章贾家户口问题

  彭母还没有出院,彭芳和侯二的婚礼就要举行了。

  总不能因为她没有出院女儿就不成亲吧?

  没办法。

  彭母只得对女儿说道:“早就定好的事情不能更改,婚礼照常进行吧,到时候我能去就去,不能去就算了!”

  彭芳叹息了一声说道:“只能如此了!”

  她找到李平安商量此事。

  李平安说道:“我的意思是最好让你母亲在医院里多住几天,要是一心想要早点儿出院参加你的婚礼,万一出点儿事儿.。”

  他说的很含蓄。

  其实。

  李平安是不赞成彭母出院参加女儿婚礼的。

  再说。

  就她这样的,即便是参加了婚礼也吃不了什么东西。

  消化道有毛病,要是勉强吃那些鸡鸭鱼肉怕是又要犯病!

  彭芳终于还是答应了,说道:“好吧,就照你的意思,让我母亲在医院多修养几天!”

  侯大、侯二成亲的日子要到了。

  他们就在大城丝绸行举办婚礼。

  何雨柱在附近也算是闯出名头了,再加上那天是周末,侯大就到四合院儿找何雨柱让他去主厨。

  谈到报酬的时候侯大张口就说可以给他三万块钱,要是做的好的话还会多给他一些。

  何雨柱高兴起来,立即表示自己到时候会好好的做饭,肯定让侯家兄弟两个满意。

  侯大和何雨柱说了婚宴的情况。

  其实。

  婚宴上要请的人并不多。

  侯家兄弟没有亲人。

  侯大的老婆又是苏国女人,也没有亲人过来。

  请的就是侯方城以及丝绸行的伙计、合作伙伴,还有彭芳的几个亲戚,还有就是医院里彭芳的几个同事,还有李平安。

  林林总总。

  大概四五十人的样子。

  侯大说要做十桌饭菜,除了他还会找两个人做帮厨,丝绸行的伙计也可以帮忙。

  何雨柱算计着到时候做饭的人肯定不少,还是一个轻松的活儿。

  他和侯大一起合计了一下菜谱。

  侯大告诉他到时候要让亲戚朋友们吃好喝好,钱不是问题。

  一桌饭菜十万块钱不够就二十万,三十万块钱也行。

  何雨柱暗暗吃惊。

  没有想到还遇到一个不差钱的主。

  这样最好。

  侯大对客人们大方,对他肯定也不小气,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得一点儿赏钱。

  周末的时候。

  差不多中午,李平安对徐氏说道:“妈,中午的时候我带淮茹去达成丝绸行那边参加侯大、侯二两兄弟的婚礼,伱别给我们做饭了!”

  徐氏答应道:“我知道了!”

  秦淮茹说道:“平安,我也跟你一起去吗?”

  “嗯,跟我一起去吧,反正你在家也没什么事儿做,跟我过去吃顿饭吧!”

  秦淮茹微笑着跟李平安一起过去。

  刚出医院家属院儿就见小露、冯雯雯、赵婉蓉三人也要去参加婚礼。

  侯二和彭母的手术都是李平安手术组做的。

  小露等人自然是受到了彭芳的关注,也邀请他们参加婚礼。

  “咱们五个人到时候就坐在一张桌上!”几人汇合在一起往大城丝绸行那边走,小露开心的说道:“到时候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淮茹姐姐!”

  “我,我吃不了多少的!”秦淮茹急忙说道。

  医院这边距离大城丝绸行更近,虽然是步行但很快就到了。

  婚礼现场有一个四十多岁的账房先生在收礼金,众人出的礼金他都一一记在一张红纸上。

  过来参加婚礼的大多都是丝绸行的伙计,都不富裕,礼金给的也不是很多,都是几千块钱。

  小露三人随大流各自出了五千块钱。

  李平安拿出一张五万块钱的钞票给了帐房先生,算是他和秦淮茹给的礼金。

  李平安五人坐在同一张桌子上,其他的人便没再过来。

  席面还不错,鸡鸭鱼肉应有尽有。

  还有三道很有特色的谭家菜,清蒸鳜鱼、三鲜猴头和黄酒焖鸭。

  五个人吃一大桌子菜还真是不容易吃完,几人吃的肚子都是圆滚滚的。

  期间。

  侯家两兄弟、侯方城、孙蕾几人都来他们这一桌说了几句话。

  孙蕾没有带孩子,想必是小桃红或者是别的什么人帮忙带着。

  她和李平安客气了几句就离开了。

  不过。

  临走之前却是深深的看了秦淮茹一眼。

  秦淮茹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她,一个劲儿的忙着和小露说着什么。

  偶尔给丈夫夹一点儿菜。

  微笑着。

  孙蕾轻轻的叹息一声离开了。

  最后上的是甜菜,“杏仁茶”、“核桃酪”,随上“麻茸包”、“酥盒子”两样甜咸点心。

  五人都是不喝酒的。

  可是周围的人喝酒的却有不少。

  酒席吃完。

  秦淮茹拿出手绢擦了擦嘴,又给丈夫擦了擦,这个时候才注意到周围到处都是酒气。

  她们都吃好了,周围还有人在划拳、喝酒。

  “平安,咱们回去吧!”秦淮茹说道。

  小露三人吃完最后一块儿甜点,都说道:“吃饱了,咱们也应该离开了!”

  李平安将秦淮茹从椅子上搀扶起来,说道:“是不是肚子吃撑了?”

  “嗯!”秦淮茹回答道。

  “我记的他们这边是有三轮车的,要不我让侯大帮忙找找,我带着你回去?”李平安又说道。

  “算了,人家是新郎官,别麻烦了!”秦淮茹说道:“离咱们家也不远,我还是走路回去吧!”

  “李医生!”小露等人说道:“还有我们帮忙呢,我们帮你离开!”

  李平安看了看四周,侯方城带着侯大、侯二两人正在和几个丝绸商人谈话,彭芳也在忙着招呼其他客人。

  也没和他们打招呼,李平安就和秦淮茹等人离开了。

  小露三人轮流搀扶着秦淮茹。

  李平安倒是轻松。

  他们路过陈雪茹的裁缝铺时发现里面居然有人。

  可能是侯大、侯二并没有邀请陈雪茹。

  陈雪茹和侯家基本上没关系了。

  要是邀请她过去反而有些尴尬。

  至少侯方城会尴尬,

  孙蕾要是知道她的身份也会尴尬。

  回到医院家属院小院儿的时候徐氏正在帮李平安夫妻洗衣服。

  冯雯雯有些羡慕的说道:“李医生,你们家也有洗衣机啊,以前我就听说过这种东西,咱们医院家属院的洗衣机都是那些中高层才能用的,我们这些护士根本就没有资格使用!”

  “别人送的!”李平安随口说了一句,又道:“你们要是洗衣服的时候也可以拿到这边洗,反正每个月的电费是一定的!”

  “好啊!”赵婉蓉和小露也微笑着说道:“下回我们积攒一点儿衣服拿过来试试!”

  李平安给秦淮茹搬了一把椅子让她坐下晒太阳。

  徐氏拿了竹竿打下来一些红枣让小露等带走了。

  “下午咱们熬一点儿大米汤喝!”徐氏问道:“平安,你不是说侯大的老婆是一个年轻的苏国女人吗,漂亮不?”

  徐氏询问的时候秦淮茹一双大眼睛盯在丈夫的身上,想知道他怎么回答。

  “没看到!”李平安说道:“我还真没有看见那个叫娜塔莎的女人,可能是苏国那边的风俗和咱们这边不一样吧,人家在屋里没出来?反正我没有看见她,倒是看到彭芳穿着通红的衣服,也不知道是不是特意做的嫁衣。”

  徐氏又将目光看向秦淮茹,问道:“淮茹,你见到那个苏国人了吗?”

  秦淮茹也是摇了摇头。

  她的目光一直都在李平安身上,就是孙蕾到她们那桌的时候她都没怎么在意。

  李平安和孙蕾基本上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。

  两人不可能再有交集。

  秦淮茹没又必要再留意她。

  至于说苏国人娜塔莎?

  她要是从秦淮茹身边经过,没准儿秦淮茹会多看她两眼。

  至于其他?

  秦淮茹才不会刻意的找她呢!

  就在李平安带着秦淮茹在大城丝绸行吃席的时候。

  贾家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儿。

  二大妈代表居委会找到贾家,说是她们家的粮本、油本弄错了。

  刘悦不是京城户口。

  她根本就没有口粮指标。

  当初刘家将乡下的小院儿赔偿给了秦昌,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来城里开小诊所了,之后也没有管户口的事情。

  刘家一家人的户口都在秦家屯呢。

  办理粮本、油本的时候是居委会办理的,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刘家的户口有问题。

  粮本、油本都办下来了。

  那个时候的档案管理可不像后世那么容易,随便在电脑上一查所有信息就出来了。

  档案管理是有滞后性的。

  事后。

  派出所档案科进行核查的时候发现刘家一家人都没有京城户口。

  今年六七月份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,刘家人只是登记在城里开诊所而已。

  他们的户口还在乡下。

  派出所的人和居委会进行了沟通,让他们进行更正。

  二大妈到贾家之后将情况说了,又对贾张氏说道:“东旭他妈,将你们家的粮本拿出来更正一下吧,你儿媳妇刘悦是没有口粮指标的!”

  啥?

  刘悦是没有口粮指标的?

  这么说。

  贾家的口粮不是减少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吗?

  她和刘悦的口粮都是每月二十四斤,贾东旭是三十五斤。

  少了刘悦的口粮。

  他们贾家还怎么过啊。

  往后她们三口人能吃饱吗?

  “二大妈,事情不对啊!”贾张氏眼珠一转说道:“我家刘悦是乡下户口没有口粮,秦淮茹和她是一个村的,她怎么有口粮呢,还有秦淮茹的哥哥、嫂嫂也在城里给人家干活,他们也有口粮?既然别人都能有口粮,我家刘悦为什么就不能有,你这不是欺负人吗?”

  “东旭他妈,看你这话说的,我可是代表居委会办事儿的,公平公正,怎么可能欺负你们?秦淮茹哥哥、嫂嫂是什么情况我不知道,不过我可以告诉你,秦淮茹是有城里户口的,人家在六院有正式工作呢,怎么可能没有户口?口粮标准给人家是应该的!”

  “你,这。”贾张氏有些慌,开口问道:“我要是不把粮本交给你呢,我要是不改粮本上的指标又如何?”

  “你要是不改那你就留着吧,反正派出所已经告诉粮店了,你们家这个粮本作废,不改的话,你一斤粮食都买不出来!”

  作废了?

  这就作废了?

  贾家还是有点儿存粮的,这个月的粮食一点儿都没买。

  要是就这么作废了。

  她们不换也得换!

  “他二大妈,东旭去轧钢厂加班了,他媳妇儿在后巷小诊所,家里就我一个妇道人家什么也不懂,要不这样吧,你先等等,我回头和东旭商量商量该怎么办,平白无故的就少一个人的口粮,我们,我们真的没办法过啊!”贾张氏哀求道。

  “行,不过你要快一点儿决定,否则你们家没有粮食吃可怪不了别人!”二大妈说了几句离开了。

  贾张氏叹息了一声。

  真是祸从天降。

  日子过的好好的。

  儿媳妇儿怎么就突然没口粮指标了呢?

  不久。

  贾东旭下班回来,贾张氏立即就将这件事情说了。

  贾东旭也傻眼了,开口说道:“妈,我先到后巷小诊所找我岳父问问究竟是个什么情况,到时候再见招拆招吧!”

  “那你快点儿去吧!”贾张氏说道:“刚刚你二大妈和我说了,平安媳妇儿在六院有正式工作,人家是城里户口,有口粮,就咱们家刘悦没有!”

  不患寡而患不均。

  贾张氏心里很不是滋味儿。

  心里想着户口上的事情李平安肯定是明镜一样,什么事情都知道,可他就是没有提醒过贾家,让她们家少一个人的口粮。

  “这李平安也太不够意思了吧?”贾张氏心中想道:“以前他要是提点我们一句,贾家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!”

  贾东旭没再和母亲说话。

  黑着脸走了。

  秦淮茹有城里户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,她到六院工作的时候人家肯定是要求迁户口的。

  他到后院儿小诊所的时候发现刘家乱套了。

  一家人都是愁云惨淡。

  刚刚。

  刘家人也接到了通知,居委会的人说是经过派出所的同志核查,刘家几人的户口都没在城里,他们没有口粮指标,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。

  “刘悦!”贾东旭和妻子商量道:“现在怎么办呢,二大妈刚刚到家里找了,说是你没有口粮,让咱们家去换粮本呢!”

  “这。”刘悦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了。

  她现在有身孕了,正是该多吃食物的时候,没口粮怎么行?

  她灵机一动问道:“后院儿秦淮茹呢,她有没有口粮?”

  “有!”贾东旭开口说道:“她是城里户口,估计找到工作的时候李平安就帮她将户口迁过来了!”

  秦淮茹有口粮自己没有?

  刘悦忍不了了,转身向刘驼子问道:“爸,这件事情怎么办,咱们,咱们不能没有吃的啊!”

  “我,我到派出所问问,看看这件事情怎么解决!”刘驼子开口说道。

  别说是刘驼子,就是刘潮、刘悦甚至是贾东旭心里都没有什么户籍观念,落户在哪里户口不就是在哪里吗?

  怎么就出事儿了?

  刘驼子要去派出所。

  贾东旭和刘潮也跟着过去了。

  即便是午饭时间。

  派出所还是有民警值班的。

  打听过之后才知道现在他们这种情况还真不好办。

  要是放在以前户口是很好迁移的,现在却是不同了。

  秦家村那边实行的是农业合作化,上级很是重视,那边的人肯定也不愿意人口、劳力流失,想要迁移户口不容易,不但要征得秦家屯那边的同意,在京城还要有正式的工作,要不然在城里没个工作的话迟早还是要被遣返回去的。

  刘驼子提了小诊所的事情。

  他们家有小诊所,总算是个正经营生吧?

  民警却说只有有行医资格的人可以迁移户口,就算他们拿小诊所说事儿,最多只能解决刘驼子一人的户口。

  至于刘潮夫妻和刘悦是不行的。

  刘驼子有些蒙了。

  他心里摇摆不定。

  究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户口问题选择继续经营小诊所呢,还是干脆关了小诊所一家人到外面找工作去?

  刘驼子父子和贾东旭脸色灰暗的从派出所出来。

  贾东旭说道:“你们回小诊所商量商量该怎么办吧,我先去上班了!”

  刘驼子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。

  父子两人回到小诊所。

  刘家人商量过后很快就有了主意,干脆将小诊所关了算了。

  他和刘潮再去找一份儿工作,石巧云本来就有工作。

  到时候就可以将他们的户口迁移过来。

  至于刘悦。

  她现在还怀孕呢,实在要是不想找工作可以等一等,将孩子生下来再说。

  刘悦脸色有些不好看。

  等将孩子生下来再说?

  那还要等好几个月呢。

  这段时间怎么办,到哪里弄口粮?

  刘悦跌跌撞撞的从小诊所里出来回家了。

  到了四合院儿贾家。

  贾张氏开口问道:“刘悦,二大妈说你不是京城户口,没有口粮指标,这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?”

  “我们家的户口还在秦家屯呢,再具体的事情我也不太清楚!”刘悦开口说道:“等东旭下班回家再说吧,咱们好好想一想究竟该怎么办,我肚子里还怀这孩子呢,不能不吃东西吧!”

  贾张氏叹息了一声说道:“还能怎么办,只能指望我儿子能解决问题了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61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61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